前几年黄晓明主演的《精忠岳飞》一播,可把岳飞那股子忠肝义胆的劲儿演活了,也让大伙儿更清楚秦桧有多奸、赵构有多昏。不过今儿个咱不聊岳飞,也不骂秦桧,单说说剧里那个让人恨得牙痒痒的 “短命皇帝”—— 张邦昌。这主儿可是个活脱脱的 “墙头草”,只做了 33 天 “儿皇帝”,最后落得个自缢身亡的下场,连老家乡亲都不认他,那叫一个狼狈!今儿个咱就用京片子,把张邦昌这荒唐又可恨的一生掰开揉碎了唠,保准你听得又气又乐,还能涨点历史见识。
一、《精忠岳飞》带火 “墙头草”!张邦昌初登场就露 “软骨头”
先从《精忠岳飞》里的戏份说起。剧里一提到张邦昌,那形象就俩字儿:窝囊!年轻时跟着赵构去金国当人质,本来是代表宋朝谈判,结果倒好,没几天就被金人那点小恩小惠给收买了,跟人家称兄道弟,宋朝这边的底细,恨不得一股脑全抖搂出去,活脱脱成了金人的 “眼线”。
展开剩余89%有段戏看得人直冒火:金人问他宋朝的兵力部署,他一开始还装模作样地说 “不知道”,结果金人一瞪眼、一吓唬,他立马就怂了,哆哆嗦嗦把宋军的驻扎地、粮草数量全说了,连赵构私下跟他说的 “要跟金人死磕” 的话,都给捅了出去。气得赵构在旁边直攥拳头,可又没法发作 —— 谁让这主儿是自己带过来的呢!
剧里把张邦昌那副 “软骨头” 的德性演得淋漓尽致:见了金人就点头哈腰,跟孙子似的;回头见了宋朝官员,又装出一副 “我跟金人关系铁” 的模样,摆架子、耍威风。观众看了都忍不住吐槽:“这张邦昌也太没骨气了!哪像个宋朝官员,分明是金人的狗腿子!”
其实历史上的张邦昌,比剧里演的还让人不齿。他本是个文人,考中过进士,按理说该有点家国情怀,可他偏不,眼里只有自己的官帽子,为了往上爬,啥龌龊事儿都能干得出来。跟秦桧比起来,秦桧是 “藏着坏”,表面上还装得温文尔雅;张邦昌是 “明着坏”,只要有好处,背叛国家都不带犹豫的,难怪观众看了更生气。
二、早年当人质就叛变!被金人收买,成了宋朝 “内鬼”
咱再说说张邦昌早年的 “黑历史”。那时候宋朝跟金国老打仗,打不过就求和,求和就得派使臣去金国当人质,赵构当时还是康王,就被派去了,张邦昌因为能说会道,也跟着一起去了。
本来这是个苦差事,得硬着头皮跟金人周旋,维护宋朝的利益。可张邦昌倒好,一到金国就被人家的排场给镇住了 —— 金人给的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还有人鞍前马后伺候着,比在宋朝当小官舒服多了。金人一看这主儿是个 “贪财好色、没骨气” 的主儿,就开始拉拢他,今天给点金银,明天送个美女,没几天就把张邦昌给 “喂熟” 了。
从那以后,张邦昌就彻底叛变了。金人问他啥,他答啥,宋朝的军事机密、朝堂内幕,全成了他讨好金人的筹码。有一回金人想偷袭宋朝的粮草库,就问张邦昌路线,张邦昌不光说了路线,还画了张地图,标清楚了守卫的兵力,生怕金人打不下来。结果金人真就凭着他给的消息,把粮草库给烧了,宋军因为缺粮,打了个大败仗。
宋朝这边也有人怀疑张邦昌通敌,可他嘴皮子溜,总能编瞎话糊弄过去,还反咬一口,说怀疑他的人是 “想破坏宋金和谈”。赵构那时候年纪还小,也没看透他的真面目,居然还挺信任他,让他当了不少大官。现在想想,赵构后来那么昏庸,跟身边有张邦昌这种 “内鬼” 也有关系 —— 天天听他说 “金人多厉害,宋朝打不过,还是求和好”,能不被带偏吗?
有网友调侃:“张邦昌这哪是当人质,分明是去金国‘镀金’了!不光没受委屈,还混了个‘卧底’的差事,真是把‘卖国’俩字玩明白了!”
三、金人破汴京立傀儡!张邦昌喜极而泣,当上 33 天 “儿皇帝”
真正让张邦昌 “风光” 起来的,是金人攻破汴京那回。当时金国大军一路南下,宋朝军队根本挡不住,很快就打到了汴京,把宋徽宗、宋钦宗俩皇帝都掳走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靖康之耻”。
宋朝皇室要么被掳走,要么跑了,汴京一下子成了 “无主之城”。金人想直接统治宋朝的地盘,可又怕老百姓反抗,就想找个 “傀儡” 当皇帝,替他们管理,张邦昌因为一直主和,跟金人关系好,就成了金人的 “首选”。
当金人告诉张邦昌要立他为 “伪大楚” 皇帝时,这主儿的反应能笑掉人的大牙 —— 他居然当场喜极而泣,扑通一下就给金人跪下了,嘴里还念叨着 “谢金国大王恩典,臣一定好好伺候您!” 那副谄媚的模样,连金人都觉得有点恶心。
不过张邦昌也不傻,他知道自己这个皇帝是 “金人立的”,底下的老百姓和宋朝旧臣肯定不服,所以一开始还装模作样地 “推辞” 了几下,说 “我能力不行,担不起这重任”,结果金人一 “劝”,他立马就 “勉为其难” 地答应了。
登基那天,张邦昌穿了件黄色的龙袍,却不敢戴皇冠,也不敢坐在皇宫的龙椅上,只能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接受大臣们的朝拜。大臣们拜他的时候,他还哆哆嗦嗦地说 “别拜了,别拜了,我就是个临时的”,可那嘴角的笑,藏都藏不住,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就这样,张邦昌当上了 “伪大楚” 的皇帝,可这皇帝当得有多窝囊呢?金人规定,他每天都得给金国送贡品,还得定期去金国朝拜;底下的大臣要么不服他,要么阳奉阴违,没人真心听他的;老百姓更是骂他 “卖国贼”“汉奸”,连街上的小孩都编儿歌骂他。可张邦昌不管这些,只要能当皇帝,哪怕是 “儿皇帝”,他也乐意,真是把 “脸皮厚” 三个字发挥到了极致。
这 “皇帝” 的日子,张邦昌一共过了 33 天,后来有人算了算,平均每天都要被老百姓骂上几十回,也算是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了。
四、虚伪面目藏不住!一边求金人 “留活路”,一边搜捕赵氏遗孤
张邦昌当皇帝的时候,还演了一出 “虚伪大戏”。他知道自己根基不稳,说不定哪天宋朝旧部就打回来把他给办了,所以一边在金人面前装 “忠臣”,一边在暗地里搞小动作,想给自己留条后路。
有一回金人想把赵氏皇族赶尽杀绝,免得他们以后回来报仇,就跟张邦昌说 “把剩下的赵氏子孙都找出来,杀了以绝后患”。张邦昌表面上答应得好好的,转头就跟金人求情:“大王,赵氏子孙也没多少了,杀了他们会引起老百姓不满,不如留着,也显得您仁慈。” 金人被他说动了,就暂时没动手。
可背地里,张邦昌却偷偷派人搜捕赵氏遗孤,想把他们抓起来献给金人,讨好人家。有个赵氏的小王爷才几岁,躲在老百姓家里,张邦昌的人找了好几天,终于找到了,本来想直接带走,结果被老百姓围住了,大家拿着锄头、扁担跟他们对峙,说 “你们要是敢带走小王爷,我们就跟你们拼命!” 张邦昌的人怕把事情闹大,只能灰溜溜地走了。
这事儿后来被金人知道了,金人骂张邦昌 “两面三刀”,张邦昌吓得赶紧磕头认错,还把责任推给手下,说 “是他们办事不力,跟我没关系”。手下的人也恨他,背地里都骂他 “没良心的东西,早晚得遭报应”。
张邦昌的虚伪,不光金人看不惯,宋朝的旧臣更是恨之入骨。有个大臣叫李纲,后来成了岳飞的上司,当时就说 “张邦昌这小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等咱们恢复了宋朝,第一个就得办了他!” 后来果然如他所说,张邦昌的下场惨得很。
五、赵构登基吓破胆!天宁寺自缢,33 天闹剧收场
张邦昌最怕的事儿,还是发生了 —— 赵构从金营逃出来了!而且赵构逃出来后,很快就召集了宋朝的旧部,在应天府登基称帝,建立了南宋,这就是宋高宗。
消息传到汴京,张邦昌当场就吓瘫了。他知道,赵构肯定不会放过他这个 “伪皇帝”,自己通敌叛国、当了金人的傀儡,这些罪名加起来,砍十次头都够了。那几天,张邦昌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整天躲在皇宫里,跟惊弓之鸟似的,听到点风吹草动就以为是赵构派人来抓他了。
有人劝他 “赶紧逃吧,逃到金国去,赵构就抓不到你了”,可张邦昌不敢 —— 金人本来就嫌他办事不力,现在他要是逃过去,金人说不定会把他送回来讨好赵构,到时候死得更惨。还有人劝他 “不如投降赵构,求他饶你一命”,张邦昌也不敢 —— 他知道自己罪孽深重,赵构不可能饶他。
想来想去,张邦昌觉得只有一条路可走 —— 自杀。建炎元年九月,他偷偷跑到天宁寺,找了根绳子,在寺庙的房梁上自缢身亡了。临死前,他还写了封 “遗书”,说自己 “是被金人逼迫才当皇帝的,不是故意背叛宋朝”,可这话说出来,谁信呢?
张邦昌一死,他那 33 天的 “儿皇帝” 闹剧也算收场了。消息传到南宋,赵构下令 “把他的尸体拖出去,曝尸三日,让老百姓看看卖国贼的下场”。老百姓听说张邦昌死了,都拍手称快,有人还放鞭炮庆祝,说 “这就是卖国贼的报应,活该!”
六、死后遭乡亲唾弃!祖坟不收,连老家都不认他
更解气的还在后面。张邦昌死后,他的家人想把他的尸体运回老家,安葬在祖坟里,让他 “入土为安”。可没想到,老家的乡亲们一听要埋张邦昌,立马就炸了锅,全村人都堵在村口,不让运尸体的车进去。
乡亲们说 “张邦昌是卖国贼,丢尽了咱们村的脸,他不配埋在咱们村的祖坟里,咱们也不认他这个村民!” 张邦昌的家人哭着求大家 “看在同乡的情分上,让他入土为安吧”,可乡亲们根本不松口,有人还说 “他活着的时候卖国求荣,死了也别想玷污咱们村的土地,赶紧拉走,扔去喂狗都嫌脏!”
没办法,张邦昌的家人只能把他的尸体拉到别的地方,随便找了个坑埋了,连块墓碑都不敢立。后来有人路过那个地方,还会往坟上扔石头、吐唾沫,骂一句 “卖国贼,死有余辜!”
现在想想,张邦昌也真是可悲又可恨。为了当个 “短命皇帝”,背叛国家、背叛民族,最后落得个自缢身亡、死后遭人唾弃的下场,连老家都不认他,这就是 “自作自受”。有网友说:“张邦昌这一辈子,就干了两件事:一是卖国,二是当傀儡,最后把自己作死了,真是因果报应,罪有应得!”
七、比秦桧更可恨!通敌叛国,毫无底线
说到这儿,咱得把张邦昌和秦桧比一比。秦桧虽然奸,以 “莫须有” 的罪名害死了岳飞,让人恨得牙痒痒,但他至少还没敢公开当金人的傀儡,还在宋朝的朝堂上装模作样地当宰相;可张邦昌不一样,他是公开投靠金人,当了 “伪皇帝”,替金人统治宋朝的地盘,通敌叛国的罪名是板上钉钉的,一点底线都没有。
秦桧害岳飞,是为了自己的权力,怕岳飞功高盖主,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可张邦昌卖国,纯粹是为了自己的私欲,为了当个皇帝,哪怕是 “儿皇帝”,也愿意背叛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从这一点来看,张邦昌比秦桧更可恨,因为他连最基本的家国情怀都没有,眼里只有自己的利益。
历史上对张邦昌的评价也特别差,史书里说他 “叛国投敌,沦为傀儡,死不足惜”。现在很多历史老师讲 “靖康之耻” 的时候,都会提到张邦昌,用他的例子告诉学生 “要热爱自己的国家,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背叛国家,否则只会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八、结语:历史警钟长鸣,卖国贼永遭唾弃
唠完张邦昌的故事,是不是觉得又解气又警醒?这主儿一辈子就想着往上爬,为了权力和地位,连国家都能卖,最后落得个自缢身亡、遭人唾弃的下场,真是 “自作孽,不可活”。
张邦昌的故事虽然只是历史的一小段,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那些卖国求荣者的丑恶嘴脸。不管在哪个时代,背叛国家、背叛民族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都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遭人唾弃。
现在咱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虽然没有战争,但 “爱国” 这两个字依然重要。咱们不用像岳飞那样上战场杀敌,但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热爱祖国 —— 努力工作、好好学习,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不做损害国家利益的事,不传播不利于国家的言论。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那些为国家牺牲的先烈,才能让国家越来越强大。
最后咱也说一句:历史会记住英雄,也会记住叛徒。像岳飞这样的英雄,会永远被人敬仰;像张邦昌这样的卖国贼,只会永远被人骂。希望大家都能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做一个热爱祖国、有骨气的人!
发布于:江西省佳成网配资-配资公司排行榜-配资官网-配资门户网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