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
母婴传播知识科普
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疾病,孕产妇人群感染这些疾病,均有可能通过母婴传播方式导致后代感染。消除母婴传播是预防和减少儿童新发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重要战略行动,我国将预防母婴传播纳入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孕产妇提供免费筛查和干预服务,可有效减少疾病代际传递,维护母婴健康权益。
01
何为“艾、梅、乙”?
“艾”--艾滋病
01
艾”--艾滋病: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功能会持续降低,最终可因各种感染或肿瘤而死亡。
展开剩余74%“梅”--梅毒
02
“梅”--梅毒: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患病后病程漫长,早期侵犯生殖器和皮肤,晚期侵犯全身各器官,造成身体和心脏梅毒、骨梅毒、皮肤梅毒,造成鼻部、眼底损害等一系列的全身系统性疾病。
“乙”--乙肝
03
“乙”--乙肝: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可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及多器官损害的传染病。
02
艾、梅、乙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
性传播
异性性行为、同性性行为(包括阴道交、口交或肛交)。
2
血液传播
输血及使用血制品、针刺或意外伤害、共用注射器针头及针灸、牙科及手术器械等。
3
母婴传播
孕期、分娩期和哺乳期(通过胎盘、分娩、哺乳等传播)。
03
何为艾、梅、乙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主要是指胎儿在子宫内通过胎盘、分娩过程中通过接触母亲的血液和分泌物或通过喂养途径感染上和母亲相同的疾病。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的孕产妇如果不尽早进行母婴阻断干预,可能会造成胎儿生长发育受限、早产、死胎、死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出生的孩子还可能成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先天梅毒患儿和乙肝病毒感染者(或携带者)。
03
如何阻断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
1.建议年轻夫妇有计划妊娠,避免不安全性行为。在孕前男、女双方应到辖区妇幼保健机构接受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如果您不幸感染了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及时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定期进行复查,待病情控制到最理想的程度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备孕。
2.在孕期(孕早期)到有资质的助产机构进行产前检查,主动接受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免费检测,及时明确自身的感染状况。如果被感染了,配偶(性伴)也应主动接受检测,明确自身感染状况,避免重复感染。同时,感染者均应尽早接受干预治疗,定期检测评估疗效,选择有资质的助产机构进行安全分娩,保证母婴安全。
3.感染母亲所生新生儿应定期到辖区妇幼保健机构接受随访和监测。感染艾滋病的母亲建议人工喂养;梅毒感染母亲在医生指导评估下结合自身治疗情况,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感染乙肝的母亲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并配合做好新生儿的免疫接种,可以有效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4.正确对待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孕妇和儿童,避免歧视和偏见。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通过加强预防、治疗和关怀,为儿童创造一个健康的未来!
供稿:基层妇幼保健科
编辑:王丽荣
初审:冯秀梅
复审:魏国辉
终审:李晓辉
发布于:北京市佳成网配资-配资公司排行榜-配资官网-配资门户网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